Language 

往期回顾

首页   /  往期回顾

展会公告

新闻动态

往期回顾

news

2021-10-29 15:09:34

万众瞩目,第二十三届(2021)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盛大开幕

为全面展示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新成果,加强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农业国际投资和贸易,10月29日上午,第二十三届(2021)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在连云港工业展览中心正式开幕。 马士光在致辞中说到,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连云港作为江苏传统农业大市,坚持将“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作为重要切入点,依托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开放载体、开放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农产品出口保持全省前列,全市开放型农业全省领先。 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自1999年举办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各兄弟市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展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促进农业交流、合作和发展的标志性展会。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农洽会”为目标,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扩大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嘉宾以展会友、共谋发展,在更大范围事宽领域事深层次务实开展合作,实圳石利共赢,携丰开创事加美好的未来! 王荣平表示,一年一度的农洽会,在各界关心支持下,到今年连续举办了二十三届,已然成为农业国际合作及现代农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江苏充分利用农洽会这个重要载体,紧紧围绕投资合作、贸易促进、科技创新等热点,加大农业国际投资与贸易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同步发展,推动开放型农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去年是农洽会市场化办会的第一年,超过1600多家境内外企业参展,超4000种农产品参加展示展销,尤其是线上平台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展会期间,全省签约落地多个领域农业项目近130个,合作协议外资超20亿美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今年,我们将继续用好农洽会展示展销、项目推介、贸易合作等综合功能,以合作促循环,以循环促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断开创农业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蔡恒在致辞介绍了江苏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着眼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着眼宜居宜业,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实施:着眼富裕富足,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叠加,为江苏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以本次农洽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国际贸易合作。二是进一步拓展投资合作空间。三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交往。同时诚挚邀请来宾共同谱写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 白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安德烈耶夫对本次农洽会的邀请表示感谢,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并表示将进一步加深与江苏的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
查看详情
  • 苏州:“智慧农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特色“昆山之路”

    2021-10-23 18:42:51

    江苏昆山,人杰地灵之地,雨润丰收之乡,这里四季分明,土地富饶,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具有“昆山味道”的优质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淀山湖黄桃、巴城葡萄等都美誉远播。近年来,昆山市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智慧农业计划,赋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独特的智慧农业“昆山之路”。 此次昆山市申报的项目包括“昆味到”和计家墩乡村旅游精品民宿集群等典型案例。昆山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昆味到”是为了促进昆山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打造出的一项昆山农业品牌建设方案。“昆味到”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初级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及加工类特色产品的昆山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该项目倡导“生态环境良好、全程管理追溯、质量品质保障、区域特色展现”,追求设施先进、工艺科学、信息追溯等现代农业特征。 为了将带有“鱼米水乡,昆山味道”的优质地产农产品送到市民手中,他们专门打造“昆味到”微信公众销售平台,网罗了昆山多个乡镇最优质、最特色的农产品。以自营的昆味到网络商城,联合银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将已入驻昆味到商城的近百种昆味到农产品,同他们的流量群体对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范围。 另一个案例计家墩理想村,隐藏在昆山淀山湖与锦溪古镇之间,稻田环绕着整个村落, 两三条小河穿村而过,小桥人家,稻香蛙鸣,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在维持村庄现有肌理和传统水乡风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手段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营造良好生活氛围,通过构建集住宿、创作、交流的平台,让老村民及新村民能形成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感受乡土生活的“真、善、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苏昆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智慧农业平台,帮助农民增收。

  • “上网触电”~通州助力农户把滞销农产品卖到全国!

    2021-10-22 17:20:38

    今年,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润丰果园迎来黄桃大丰收,这让果农季东又高兴又犯愁:“今年的果子个头特别大,每个都差不多六两以上,每亩能收黄桃两千公斤左右,总产量有四万公斤。”喜悦之余,面对疫情防控带来的运输销售不便,季东又有点担心,“现在情况特殊,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打开,出去跑市场又不太方便,我们已经努力在卖了,但还是有很多黄桃积压。” 得知这一消息后,通州区农业部门主动联系通州邮政公司协商助农方案。随后,通州邮政公司与润丰果园达成了销售协议。三天后,一批载有1500公斤黄桃的邮车从润丰果园驶出,将通过“邮乐网”销往全国各地。“邮政通过自己的平台帮我们推广产品,没有服务费、运费之类的,是真心帮了我的忙,这种服务太暖心了。”季东说,这下,剩余的2万公斤黄桃销售应该不成问题。 今年以来,通州区农业部门主动对接乡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组织快递车辆到田间地头,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进城和电商销售提供优质的寄递服务,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销售受阻问题,通州邮政充分发挥“金融、寄递、农村电商”三位一体的渠道优势,让新鲜果蔬、肉、蛋、米等农产品“运得走、销得出、供得上”, 今年以来,已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元。“依托全国五万多个邮政网点和我们的网站推广优势,可以帮助农户把积压的农产品送到有需要的顾客手中。”通州邮政公司渠道平台部经理张炜表示,这也是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 江苏泗阳县农业产业园区实现高速发展,食用菌日产能超850吨!

    2021-10-22 17:20:00

    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5月,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后获评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区、江苏省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泗阳县农业产业园科学规划发展以工厂化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元业态,呈现出“食用菌产业集聚区、设施蔬菜集聚区、现代渔业集聚区、精品桃果产业带、农旅休闲产业带”三区两带空间布局。引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食用菌日产能超过850吨。目前,园区已引建食用菌企业19家,主要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灰树花等10多种食用菌品种,日产能超过850吨,产值达52.6亿元。今年4月,华绿生物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宿迁市农业版块主板上市零突破。园区2021年在建新项目10个,全部投产后,食用菌产能将增加30%以上。

  • 江苏持续发力整合涉农资金,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21-10-22 17:18:5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近两年江苏省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在2020年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基础上,2021年继续组织“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年”活动,统筹整合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动资本资源更多更快更好投向农业农村。 这两年,江苏每年都会举办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今年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强调,更大力度谋划、推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这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次会议上就有71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455亿元。 据统计,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江苏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超过第二第三产业10个、16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开工项目能达到1200个以上,总投资额超1700亿元。

  • 江苏省率先启动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2021-10-22 17:18:02

    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印发江苏省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指引的通知》(苏农机〔2021〕15号),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对于推进农机“两大行动”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部署推进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有助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基层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加快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建设400个以上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其中2021年建设100个左右,原则上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以上,每个设区市建设10个左右。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标准,既瞄准全国领先,又高于同类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建设规模、装备数质量、专业化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定量要求;同时在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运行管理等建设内涵方面提出了定性要求。通过专家评定后予以挂牌示范,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建设指引中增加了农机装备配置推荐表,邀请江苏省特色农机化专家组认真梳理并精选了部分先进适用、代表各产业农机装备发展方向的机具进行推荐,确保建成的示范基地(园区)能够使用最新式、智能化、绿色化的农机装备。率先提出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指引,将已在江苏试验示范过程中效能良好的智能农机装备列入基地(园区)配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