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27 20:02:56
7月27日—28日,泰州市果园宜机化改造及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在泰兴市成功举办。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省农科院装备所领导及专家,市农机站人员,各市(区)推广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林果生产重点乡镇管理人员、种植大户等12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泰州市果园总面积近6万亩,在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发现,全市老旧果园占比近半,设计之初未考虑宜机化生产需求,导致机械化基础弱、机艺融合度差、作业规范缺乏。为此,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了演示:“现代化标准大规模果园可选择704及以上规格大棚王拖拉机,中小规模及老旧果园则应选择遥控履带式多功能机、或中小马力偏置乘坐式大棚王作为动力……”,在泰兴森嘉果园现场,重点演示了宜机化生态果园全程机械化作业流程,技术人员围绕林果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不同类型果园选型配置思路、关键环节机具选型对比分析、果园实用智能化生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讲解。“宜机化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农业机械的通过性,主要包括了园内基础设施改造和田间通行性改造两方面,通过修建完善园内道路、开挖回填、去埂消坎、间伐缩剪等措施……”在泰兴飞峰家庭农场,重点演示了老旧果园宜机化改造及机械化生产技术,技术人员围绕中小规模果园机具选型配置思路、宜机化改造实务操作技术、绿色生态生产管理技术等开展了重点介绍。2021年以来,市农机站联合省科农院、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及泰兴市农业农村局,以“泰兴雪梨”这一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开展了系列工作推进林果生产机械化,全市推广应用林果机械5389台套、其中新增2152台套;培育省级认定示范基地2个、市级5个,建设项目示范点4个、示范辐射面积超万亩。注:部分图片、内容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泰州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2023-07-20 20:01:22
为加强水稻中期管理,遴选优秀农技员参加全省水稻看苗诊断大比武,7月下旬,镇江市农技推广站在扬中市油坊镇鸣凤村、八桥镇万福村、西来桥镇西来村三个水稻示范方举行了水稻中期管理大比武活动。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条线、植保站条线相关领导、专家以及种田大户代表5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活动期间,镇江市水稻正处于分蘖盛期,是促壮促平衡、奠定高产群体结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扬中市精心准备的三个现场水稻长势有别,情况各异。来自全市四个市(区)推广条线的水稻技术干部轮番上阵、各显神通。通过实地踏田查看、与大户交流了解、分析当前苗情、指出存在问题和预测发展趋势等,当场对水稻田块诊断开方,提出具体管理对策和措施。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指导专家、扬州大学农学院霍中洋教授对三个示范点生长现状及技术干部的比武情况逐个点评,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田管措施。霍中洋教授对我市农技大比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的盛筵,更是一次技术推广形式的创新。通过这次活动,交流了技术,检验了能力,锻炼了农技队伍,提高了技术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借鉴。注:部分图片、内容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江苏农技”微信公众号
2023-07-19 20:00:13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全域思维,将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部署推进,先后制定出台《无锡市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导则》、《农业机械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和《无锡市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锡山大米”碳标签是我市践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有益尝试。通过合理的减排固碳措施,农业生产可达成负碳目标。近日,经江苏省农科院、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证,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台创园)的“锡山大米”成功获得碳标签证书。这是江苏省获得的第一个也是国内第二个水稻碳标签,同时还是苏南地区首个农产品碳标签。锡山大米碳标签锡山大米碳标签采用PAS2050以及ISO14067等国际标准,经过认证核算,生产5kg锡山大米净碳足迹为-4.1619kgCO2e,即从种植到包装的碳减排量为4.1619kg。“碳”标签是什么?“碳”标签,指为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单个商品在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加工再到最后的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制度在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行使已久。英国于2006年推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碳标签,随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碳标签制度。化肥和灌溉是农业两大重要的碳排放源,做好两者的减量是重要的农业结构性减碳方式。锡山农业园内的太湖水稻园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项目,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在园区核心区2000 亩土地上开展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在冬闲时,水稻田内种植油菜、紫云英等天然绿肥,稻作前深翻入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种植400多亩这样的“绿肥”。第三方检测机构连续数年跟踪采集相关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水稻园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可见农田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亩均产量逐年上升,耕地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进一步改善。 化肥的使用还影响到气体的排放。水稻田排放的气体以甲烷为主,这是由于稻田长期淹水形成厌氧环境,导致秸秆及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转换成甲烷排放出来。另外,化肥施用到旱作农田后,经微生物反应产生另一种温室气体氧化亚氮。一般每公顷田地施用的氮素,大约就会有1%转换成氧化亚氮排放出来。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种子、育苗、生长管理到采收的各阶段,“绿色低碳”都在尝试探索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路径。以种子为例,基于种质资源,园区内的无锡哈勃生物种业公司研发出具备减碳优势的新品种,像采用节水抗旱稻,并配套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可节水50%。当灌溉水量减少,就意味着甲烷排放也会相应减少;使用生物肥、缓释肥等,用肥量较常规减少15%至20%,也会相应地降低氧化亚氮的排放。对于水稻田来说,高效节水也是“减碳”的必要项。太湖水稻园核心区2000 亩农田建立了水稻园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确定最佳灌溉时刻、最佳灌溉水量与灌溉时间以及最优轮灌组合,实现远程精确控制、适时适量科学灌溉,在节水、节电、节肥和减少人力成本等方面使亩均综合生产成本降低 30%。水稻田里的一个个设备中,还有喷灌及微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探索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减碳的同时降低田间管理成本,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2023-06-03 19:58:13
为切实抓好“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泰州市农业农村部门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入开展“铁牛卫士 护航三夏”执法专项行动,为全市“三夏”农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一是强宣传。“三夏”农忙期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作业场所,开展农机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农机合作社操作人员依法用机、规范用机的法治意识。同时运用农业机械事故和农机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作业意识,从源头上降低农机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概率。以宣促学、以查促改,坚决消除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宣传车25车次,悬挂横幅22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00余份,发放安全生产倡议书1130余份。二是强执法。市农业农村局强化工作部署,下沉执法重心,组织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农机安全执法巡查检查,重点打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涉牌涉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智慧执法,充分运用执法无人机,“铁牛卫士”高空监管探头等手段,建立“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查模式,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确保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各类农业机械821台次,立案查处83起,排查各类农机安全生产隐患67处,全市未发生一起农机事故。三是强规范。为扎实做好农机安全执法工作,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制度要求,开展“铁牛卫士 护航三夏”执法专项行动,确保行政执法全过程合法合理合规,办理的农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文书规范。推进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对抢收期间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先固定现场证据,待农闲时再予以处理,确保农机执法规范有序,保障夏粮颗粒顺利归仓。农机安全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开展“铁牛卫士”农机安全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及农机违法行为,力争杜绝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全力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05-26 19:56:51
5月26日,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在射阳县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调研,并召开供需对接座谈会。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盐城市试点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及职能单位负责人,省数字乡村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射阳、盐都、滨海等3个试点县(区)数字乡村发展创新探索成效显著,已形成初步的经验。会议强调,在下一阶段试点工作中,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聚焦数字乡村工作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和新模式。一要围绕数字基建,聚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已有的平台和成果向农村延伸,全面夯实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二要围绕数字产业,立足县域实际,选择1-2个特色产业链,加快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以数字化推动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要围绕数字服务,突出模式创新,建设综合性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四要围绕数字治理,推进“农村党务、村务和财务,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等领域的数字化监管,加快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会前,参会人员考察调研了射阳大米集团、射阳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射阳县黄沙港镇智慧渔港等建设现场。会上,射阳、盐都、滨海等3个试点县(区)介绍了数字乡村建设进展情况及建设需求,省数字乡村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分享了数字乡村建设领域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